為緩解商業經營中的“零供矛盾”,5月22日,成都市正式出臺了《成都市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實施辦法》(下稱《辦法》),明令禁止零售商收取進場費、合同續簽費、裝修費、店慶費等10個收費項目,并規定貨款支付期限最多不能超過60天。
多年來,商業經營中零售商依仗優勢地位,變相收取供應商各種不合理費用或索要商業賄賂,使供應商不堪重負,也間接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此次出臺的《辦法》要求,零售商向供應商收取促銷服務費的,應事先征得供應商同意,訂立合同,約定提供服務的項目、內容、期限,以及收費的項目、標準、數額、用途、方式及違約責任等。零售商收取供應商交納的促銷廣告費時應按照會計制度如實入賬,并依法向供應商開具發票,按規定納稅。
《辦法》還首次明確禁止了10個零售商收費項目,其中包括:零售商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進場費、合同續費、超過實際成本的條碼費、商場改造或裝修費、店慶費、新品上市費、倉儲費、網絡維護費、貨架費、變相服務費等,以及其他與銷售商品沒有直接關系、應當由零售商自身承擔的費用。
此外,針對供應商對賬難、查賬難問題,《辦法》規定,除法律法規規定及合同約定,或供應商沒有提供必要單據外,零售商、供應商應當及時對賬,零售商與供應商應按商品的屬性在合同明確約定貨款支付期限,最長不超過收貨后60天。同時,為防止出現“霸王合同”,成都市推薦零供雙方使用工商部門制定的示范交易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