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臺敬老康復院(以下簡稱敬老院)8月23日從麥德龍購進600斤袋裝“錫宛”牌大米,8月30日下午,敬老院的老人們吃下用“錫宛”牌大米做成的米飯后,有8位7旬以上的老人相繼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衛生監督部門的檢驗結果表明,這批產于7月2日的大米已嚴重霉變。
麥德龍工作人員承認,這批大米在售出時可能已經變質。昨天,衛生監督部門封存了麥德龍尚未售出的“錫宛”牌大米。
72歲的姜大明老人是第一個出現腹瀉癥狀的,8月30日午飯后,“多添了幾次飯”的姜大明突然感覺腹痛難忍,“我就感覺肚子痛,拉得很(厲害),一天要拉好幾次。”姜大明說,自己最近胃口不錯,一直沒有腹瀉現象。
李兆發老人是中毒的老人中腹瀉最嚴重的,記者昨天在雨花臺敬老院見到他時,他正有氣無力地靠在床頭,“肚子疼得很,里面一直有水在咕咕地叫,老想上廁所。”李兆發說:“為了不影響其他人睡覺,我赤腳上茅房,晚上來回走了多少遍我都不記得了,差不多走了一個晚上。”73歲的李兆發說著說著竟像孩子似的委屈地哭了。敬老院院長梁麗梅告訴記者,從8月30日中午開始,陸續有8位70歲以上的老人出現較為嚴重的腹瀉現象,其他人包括敬老院工作人員在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30日下午,梁麗梅接到食堂師傅反映,當天中午用的是23日從麥德龍購進的“錫宛”牌大米,淘米時就發現大米發綠,淘米水也被染成綠色,米袋中同時發現有許多飛蟲。有著醫生經歷的梁麗梅想到,大家可能是吃了什么食物引起的癥狀。
明知米發霉,敬老院還是吃了一天
出于“不讓老人子女擔心的目的”,梁麗梅沒有立即將老人們送到醫院檢查,而是給發生腹瀉的老人服用一種叫“諾氟沙星”的止腹瀉的膠囊。梁麗梅向記者解釋了不送老人去醫院的原因:“我們當時想先用‘諾氟沙星止止看,如果止不住再送到醫院。”梁麗梅所說的醫院是與敬老院相隔不到2公里的雨花醫院。
在記者的追問下,梁麗梅承認自己不主張送老人去醫院檢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讓老人的子女知道,否則肯定會鬧得厲害。”梁麗梅告訴記者,30日下午5點左右,自己將大米霉變的情況反映給麥德龍超市,但超市工作人員回復稱超市快要下班,等第二天再處理。但第二天由于補償問題沒有達成一致,米沒有更換,這時敬老院只剩下已經霉變的“錫宛”牌大米。老人們告訴記者,30日中飯、晚飯和31日早飯、午飯,他們一直吃的是有霉味的米飯和稀飯。31日,第二批7位老人開始腹瀉。梁麗梅說,31日之所以還是吃霉米,主要是食堂沒有其他米了,加上老人們的腹瀉癥狀在服藥后也有所好轉。31日晚上,腹瀉的老人增多后,敬老院才買來一袋好米做飯。
梁麗梅告訴記者,直到昨天中午12點,麥德龍超市才答應雙倍賠償敬老院,并送來了3箱共18瓶色拉油作為補償。
在敬老院采訪結束時,記者了解到,大部分中毒老人的子女目前還不知道敬老院發生食物中毒的情況,發生腹瀉的老人們也不想子女們知道自己中毒的情況,“這幾天家里都在忙孫子開學的事情,我不想影響孫子開學大事。”80歲的劉根娣老人坐在輪椅上告訴記者,她有2個兒子和3個女兒。
麥德龍:大米賣出前可能已發霉
由于發生霉變的大米已經被麥德龍帶走,記者在敬老院沒有見到“霉得發綠的大米”。
昨天下午3點,記者在麥德龍超市15B糧油區的貨架上看到,“錫宛”牌25KG袋裝大米仍在銷售。一位促銷小姐也告訴記者,這種產自無錫的大米由于價格最便宜,銷售情況一直非常好,主要都是單位的食堂來購買。記者注意到,貨架上正在銷售的“錫宛”牌大米的合格證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均為2004年8月30日。
記者隨即將情況反映給南京市衛生監督所稽查處,南京市雨花臺區衛生監督所隨即派出執法人員來到麥德龍檢查情況。
面對執法人員,麥德龍超市糧油部主管過峰承認了敬老院購買的大米出現了霉變問題。衛監執法人員現場封存了麥德龍剩余的260袋“錫宛”牌大米,同時要求麥德龍出具這批大米的檢驗合格報告。
過峰告訴記者,超市對于購進的大米通常采取看外觀和隨機抽檢這兩種方法,對于大米發霉的原因,過峰懷疑是送貨時受潮所致,“我們這里通常三五天就會發現一兩起大米霉變現象,最近發現米柜上方的天花板有漏雨現象。”
在麥德龍出具的進貨記錄上,“錫宛”牌25KG袋裝大米的購進日期分別在2004年7月12日(295袋)、7月28日(397袋)、8月11日(395袋)、9月1日(300袋)。過峰稱,“敬老院8月23日購買的那批大米應該是8月11日進的貨,現在早已賣完了,相信應該是個別現象,不然現在肯定會接到其他投訴。”執法人員要求查驗被麥德龍帶回的那批霉變的10袋大米,但過峰稱大米還在送貨的車上,正在返回超市的途中。對于發生老人中毒現象,過峰表示麥德龍愿意承擔相關的檢查和治療費用。
晚上6點40分,記者見到了這批霉變的“錫宛”牌大米。隔著米袋,記者看到有不少細小的黑點在爬動。執法人員剪開米袋后立即有飛蟲從淺綠色米粒中飛出,湊近大米可以聞到一股明顯的霉味。執法人員發現:這批霉變大米生產日期竟然都是7月2日!并不是麥德龍所稱的8月11日進的那批貨。對此,過峰解釋說:“唯一的可能就是7月份的這批米一直沒有賣掉,正好就被敬老院買走了。我更加情愿相信這批米是在我們這邊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執法人員立即查扣了這批霉變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