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榮:加快發展服務業是促進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發布時間:2011-03-01 |
信息來源:新華網
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為加快轉變廣西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加快發展服務業,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作為促進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引導我區服務業規范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成為了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和工商部門服務企業發展、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加快發展服務業對促進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發展服務業有利于調整和優化廣西產業結構。廣西產業結構經過三次產業方面的調整后,總體呈逐漸優化升級的趨勢。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廣西的產業結構水平仍處于較低層次,需要進一步優化。與工業相比,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具有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等一系列優勢,并且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高新技術的應用從生產領域擴展到服務業領域,產生了許多新的職業和崗位,如信息技術含量高的現代金融、通訊等服務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將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而且可以優化服務業的內部結構和就業結構。因此,大力發展服務業將有利于優化廣西產業結構。
(二)加快發展服務業有利于提高對廣西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我區服務業發展迅速,服務業企業在全區內資企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行業分布看,全區共有內資企業67199戶,其中,服務業企業49902戶,占56.9%,商貿流通等傳統產業在服務業中點主導地位,全區共有批發零售業28408戶,占服務業企業的56.9%,以金融業為主的現代服務企業發展迅速,全區共有金融企業7117戶,在服務業中位居第二,2009年,金融業增加值332.68億元,同比增長36.3%,年均增長24.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9.7%,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快速提升達11.6%。蓬勃發展的金融業為廣西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寬的融資平臺。從結構分布看,以保險、房地產、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新興服務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全區共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461戶、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481戶,房地產業2032戶,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605戶、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284戶。房地產業增加值333.22億元,增長19.4%。軟件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40.6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5%。新型流通方式和新興業態迅速成長,連鎖經營、大型超市、專賣店、便利店等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不斷涌現和擴大。今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0.70億元,年均增長18.8%。從發展規模看,2009年服務業增加值2863.93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37.2%,2010年上半年1450.2億元,同比增長9.6%。服務業已成為廣西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實施廣西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隨著工業化水平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都將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如何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尋找平衡點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現代服務業的生產要素普遍以資本或知識技術為主,大多屬于資本密集型或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可以直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使用和對環境的污染,更多地利用資本與知識技術要素,獲得高附加值和高收益。實踐證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實現產業結構優化、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減輕對環境的損害,最終實現廣西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發展服務業有利于緩解廣西就業壓力。擴大就業是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2007年廣西農業人口占比為48.45%,非農業人口占比為19.89%。廣西有限的耕地面積難以承載大量的新增人口。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發展,產生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消化,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因此,要廣開就業渠道,大力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從服務業就業人數看,服務業門類眾多,各種類型的行業并存,就業形式靈活多樣,能夠容納不同層次的就業群體。隨著服務業規模的擴大,服務領域的拓寬,使服務業吸納了大量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特別是從工業、農業中分流出來的勞動力就業。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服務業從業人數在整個就業人數中的比重從1960年的51.6%上升到2006年的70%以上,美國、歐盟均接近80%。由此可見,大發展服務業將有利于緩解廣西的就業壓力。
二、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服務業總量規模小,新興服務業發展慢
我區新興服務業發展慢、實力弱。交通郵電、商貿餐飲、倉儲等傳統行業比重偏高,而信息、教育、綜合技術、金融等服務業比重偏低。新興服務業發展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和集聚發展態勢,大集團、大公司較少。尤其是體現國際大都市特色的信息咨詢、醫療服務、設計等知識服務業發展有待提高。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產業的擴散效應、城市信息化對工業化的帶動效應遠未凸現,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的態勢還未形成。
(二)要素市場的建設滯后,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發展要素市場是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但目前我區要素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全區只有要素市場41個,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勞動力和信息市場,金融、技術和產權領域是空白。因此,要大力發展要素市場。優先發展金融、保險、期貨、證券、基金、產權交易等資本市場;著力一批打造切合廣西實際各種類型的不動產市場;人才、勞動就業市場,以及新興的博覽業、技術貿易、服務貿易市場等要素市場。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
目前,我區比較重視制定扶持第一、二產業的優惠政策,而對于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存在扶持政策不平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于旅游、餐飲、商品流通等少數行業較為重視,而對于物流、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的規范和扶持力度不夠,相應的扶持政策較少,從而影響了資金、技術和管理人才向新型服務業流動,導致這些行業總體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和層次較低等問題。
三、工商部門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措施
(一)整頓市場秩序,服務業市場環境進一步凈化
為規范我區服務市場秩序,廣西工商部門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會同商務和物價部門,制定工作方案,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責任,部署開展服務業專項整治行為。一是針對服務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大服務業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二是加強檢查服務業格式合同,糾正違法合同形式。三是對服務廣告、服務承諾和宣傳進行檢查、監測,監督兌現宣傳的承諾,糾正和查處虛假違法廣告宣傳。四是加強服務業商標行政保護和整治力度。五是查處服務業市場競爭中不正當競爭行為、限制競爭行為。六是清理規范服務性收費,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據統計,專項整治期間,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236786人次,車輛85893臺次,檢查各類服務業市場2397個次,檢查服務業經營戶125968戶次。查處無照從事服務業經營行為5098起。受理服務業消費申訴113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4.7萬元,立案查處各類涉及服務業的違法違章案件6269起,罰沒款681.52萬元,有效地凈化了我區服務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