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豬肉價格又起飛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比6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2%,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5.7%,豬肉成為拉高CPI指數的主力。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稱,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于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餐飲服務逐漸恢復,對于餐飲相關的豬肉需求有所擴大;另一方面是由于7月份南方汛情對于生豬的生產和調運產生不利影響,影響到豬肉價格漲幅過大。
對于豬肉價格,付凌暉強調去年以來由于一些不合理的限養禁養措施,生豬產能受到了一定影響。各級政府及時增加了生豬產能,從調查情況看,生豬存欄量在逐季上升,但從供給情況看,生豬生產供給還處于緊平衡,價格高位運行會持續一段時間,總的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食品價格穩定還是有很好的基礎,我們看到食品價格中最主要的還是糧食。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于農業生產的投入是逐步加大,中國已經連續5年糧食生產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目前看我們的糧食庫存比較充足。今年的夏糧也實現了豐收,創歷史新高,夏糧產量比上年增長0.9%。總的看,這些年農業投入逐步增加,糧食穩定還是有比較好的基礎。全年食品價格保持穩定是有基礎、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