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飛豬購票、訂酒店、規劃行程;基于支付寶人臉識別技術訂制開發解決方案,在入園、置物柜使用、快速通道以及購買商品和餐點等場景都可以“刷臉”,實現“一臉游”;通過口碑實現線上點餐、預排位,縮短候餐時間,在優酷的北京環球度假區品牌專區觀看相關節目;天貓將成為北京環球度假區的電子商務官方贊助商,阿里云將為度假區的整體數字化建設提供支持……
	
 
10月17日,北京環球度假區宣布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這些場景將在兩年后出現在這個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標中。
	
 
據記者了解,在阿里巴巴與北京環球度假區的合作中,天貓、支付寶、飛豬、口碑、阿里云、優酷、阿里媽媽等部門均有參與,跨部門數量眾多,可以說是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樹立的又一標桿。
	
 
	
	
 
2019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正式推出。它誕生的目的是讓阿里巴巴沉淀20年的能力形成一個整體對外輸出,包括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等企業運營中的11大商業要素,系統地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
	
 
行業認為,阿里具備中國互聯網公司當中難得的生態和平臺優勢,能同時提供面向to C和to B的服務,因而在每個行業都能幫助商家服務于消費者,平臺自身也在這樣的邏輯中實現創新和增長。不久前,阿里在其投資者大會上披露,阿里巴巴的to B服務為商家提供了三大增長動力:企業的數字化、數字基礎設施的賦能、數據技術的賦能。目前,有350萬付費商家通過阿里巴巴在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實現降本增效,2800萬活躍商家通過螞蟻金服降低金融服務成本。
	
 
檢驗to B服務能力最直觀的標準,就是看對企業客戶數字化能力建設的系統性價值,尤其是那些業務總量龐大、服務場景和鏈路高度細化的企業客戶。
	
 
以星巴克為例,2018年8月,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開始了與天貓、淘寶、支付寶、餓了么口碑、盒馬等橫跨多個BU的創新服務。合作一年以來,雙方已經創新性的推出“專星送”服務并提前達成100城3000店覆蓋的目標。“專星送”服務已經能夠做到8分鐘內出餐,每單配送耗時平均時常不到18分鐘。星巴克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外送業務銷售額已占總銷售額的6%,對星巴克中國利潤增長做出了顯著貢獻。與此同時,由于與淘寶、支付寶實現了會員體系打通,星巴克在中國擁有的活躍會員數提升至900萬,較上季度增長達10%。
	
 
面向未來,不難發現,中國企業以及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面臨一波數字化轉型的機會。據Gartner2019年2季度的一份數據市場報告顯示,美國的GDP是中國的1.6倍,但IT支出卻是中國的2.9倍。同時,據埃森哲2018年9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只有7%的企業突破業務轉型困境,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領軍者。而轉型成功后的這些企業的收入和利潤水平遠高于其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