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記者任宏 王曉鷗)現在,已經是蜂蜜大量上市的季節。記者在北京的超市里看到,蜂蜜產品品種繁多,黏稠度、色澤也各不相同,讓挑選蜂蜜的市民眼花繚亂、暈頭轉向。昨天,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信息研究所養蜂室授粉專家王鳳鶴主任透露,質量監督部門有望出臺養蜂標準,整合目前養蜂戶技術參差不齊的狀況,從源頭控制蜂蜜質量。
昨天,記者在家樂福、京客隆、物美超市看到,正在銷售的蜂蜜品牌有10多個,產地有北京、江西、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品種包括洋槐、椴樹、紫云英、棗花、枇杷等多個品種。面對琳瑯滿目的蜂蜜,正在選購的張先生表示,“有點暈”。
在家樂福超市選購蜂蜜的某女士表示,蜂蜜中有稠有稀,有黃有白,“也看了不少關于如何選蜂蜜的介紹,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
業內人士稱,現在市場上一些蜂蜜產品確實存在多項指標不合格、摻假的現象。5月24日,“迎春”、“清華”等品牌下的8種蜂蜜日前因質量問題被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勒令停止銷售。據悉,這8種蜂蜜都是因為碳-4植物糖項目檢測不合格。
據了解,碳-4植物糖項目不合格意味著產品里面所含蜂蜜成分少,用糖水來“充數”。有關標準明確規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類、糖類、代糖類物質,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劑、澄清劑、增稠劑等異物。
專家提醒市民,購買蜂蜜要注意外包裝上是否有“QS”標志。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信息研究所養蜂室授粉專家王鳳鶴主任透露,目前,他正在協助相關部門制定養蜂相關標準,以整合混亂、技術參差不齊的現象,從源頭把關,提高產品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