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2007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要求把食品安全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點來抓。以農村食品安全和“三網”建設為重點,以深化食品放心工程和專項整治為抓手,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探索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和治本之策,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一是扎實有效地搞好食品安全“三網”建設,確保“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全覆蓋。同時,把擴大連鎖和配送作為提升“千萬工程”質量的關鍵措施來抓,加大連鎖龍頭企業和配送中心建設扶持力度,加強對農村放心店改造提升,較大行政村放心店要成為連鎖便利店,農村放心店實現多種形式的食品統一配送面達70%。
二是繼續深入推進食品放心工程建設,開展食品安全示范縣建設試點。同時,強化初級農產品、水產品等質量安全監管,加強以市場準入為核心的食品生產加工業的全面治理工作。
三是突出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著力抓好以農藥(獸藥)殘留、違禁藥物使用等為重點的農產品、水產品源頭污染治理和投入品專項整治;集中開展小企業、小作坊整治,堅決打擊黑窩點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為,積極探索加強農村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具體措施。按照“四個一律”(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企業一律依法關閉;不合格食品一律銷毀,不準出廠上市;查實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違法行為一律嚴懲、曝光;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實行監管責任倒查)的要求,加大大案要案的查辦力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四是加強保健食品安全監管。嚴格保健食品市場準入,加強保健食品注冊初審,加強保健食品的標準化工作。加大保健食品生產環節監管力度,開展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專項檢查行動,加強保健食品市場監管,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市場產品質量調查和評價工作,嚴格保健食品廣告審查。
五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上半年全省所有縣(市、區)完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訂工作,加大預案的宣教、培訓和演練工作,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制度和運行機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各環節質量監測和預警機制,建立健全應對各種食品安全事件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生產加工和流通環節食品退市、食品召回等制度。
六是努力探索食品安全信用信息體系建設。指導和推動嘉興市建設跨地區、跨部門的食品安全信用監管體系。加快構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體系,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年內使大多數縣(市、區)完成食品安全信息網站建設。加強信息交流,加強食品安全信息考核工作,有計劃地開展食品安全調查與評價、調查與分析,評估主要食品品種和危害因子安全狀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加大市場評價性抽驗力度,組織編制食品安全狀況報告。
七是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抓緊制訂全省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方案,抓緊研究制訂全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具體意見。及時總結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工作經驗,大力推進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工作,逐步實現檢測成果互認共享和檢驗檢測機構社會化。
八是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堅持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面向全民和“五進”、“三貼近”的要求,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知識電視大賽、大學生志愿者食品安全暑期實踐等大型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強化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的意識。積極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配合做好食品安全和保健品管理的地方立法調研工作。
九是強化食品安全督查工作。嚴格執行省政府辦公廳《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狠抓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落實。全面開展省對市、市對縣、縣對鄉鎮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工作。